面对压力过大的同事该如何安慰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3      浏览:4949
作者:Holly Weeks 译者:阿丫丫
来源:译言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感到压力过大已变成了常态。


我最近压力过大,无法入眠,原因是我必须要告诉一个资格较老的难以相处的同事一些他不想听的事情——我非常恐惧他发怒,高分贝的嗓音很影响我情绪。一个朋友听完我的诉苦后平静地点点头说:“对我大吼大叫的人少了”。随后我们俩平静地聊着天,他的举止和言语改变了我的想法:不要把即将到来的艰难谈话看作是吮吸我所有幸福的黑洞,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到我。我意识到了这些事情正发生,也确实让人感到不快,但是世界继续在转,生活还要继续。


我从不知道一个压力过大的人只要一句“你不应如此紧张不安”这样的建议就是很好的帮助。曾经帮助他人摆脱紧张不安状态是叫他把工作做得更好。实际上,有些人的帮助却是简单但更有效。如果你想帮助一个压力过大的同事,有效的帮助是懂得什么不该说。以下是应该避免的事情:


不要老生常谈,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陈词滥调对压力过重的人起不到鼓舞作用,只会让他们更沮丧因为这些话语听起来空洞无趣。这些压力过大的人肯定不是没思想或者是懒散的人。所以不要说诸如:“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或者“就这样吧".


不要胜人一筹。如果你是去帮助他人,用太多“我“作主语会把你陷入爱出风头的境地,这种方法只会让你的同事焦躁不安,她担心的事情更无所适从。把你曾如何引爆谈话的故事留到合适的时候说,并且也不要这么说:“你认为没有搞砸它吗?我会如何如何……”


不要将事情最小化。解雇是让人很不舒服的事情。这么做对其他人没有警示作用,只会让我们看上去卑微。简单却无用的说教是:“不要担心‘,"没事啦”,“你夸大这事了”或者“甭理它”。


不要说教。高高在上是没有帮助的。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把你自己处于令人讨厌的境地,拒绝马后炮式的说法:“额,如果你处理好了你的时间的话……”


不要冗长的怜悯。让压力过大的同事做一番简短的发泄可以让他呼吸畅通。但是不要把怜悯当作帮助,因为当你们两个一起坐下来诅咒他的命运时,对需要帮助的东西没有达到任何更好的帮助目的。


压力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身体,心理和情绪。要处理好方方面面需要高标准做法,所以不必面面俱到。挑选些可控制的东西来帮助你的同事接受你的提议。记得你不要诅咒他的压力,你要做的就是倾听。以下是可试行的方法:


问他“什么能帮到你?” 如果他回答“没事”或者“我不知道”,那就安静地坐下来保持沉默15秒(脑海中唱”生日快乐歌“就能掌握到这时间)。有些人会不好意思说自己压力大。有些人则感觉头脑绷得很紧,像被人掏空。实际上让他们深呼吸,让他感受到你平静的关心和正为他着想的心情,这种平静、沉着的氛围会更有帮助。


对他说“你能处理好这事,我已经看过你提出打破僵局的方法,或者说把握好这复杂的谈判,或者说在之前严峻的形式下当场再重新算一遍"。你正在给你同事一个美好愿景,这美好愿景是真实且很有用的,不要让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当压力迫使他产生自我贬低时,你应帮助她重新唤醒她的种种能力。


如果通过体力运动来减轻压力,可以采取来回爬八段楼梯,或者和同事绕停车场走半圈。总之挑选一些快速且简单的方法。


推荐一种悖论法--矛盾论。心理学认为压力容易让人目光短浅。人们锁定在消极的思想中看不到别的东西了。说服你那压力大的同事不要纠缠那些没有用的东西,这么做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要用另外一种视角看待她现在的状况,一起帮她克服消极的看法。


试着这么做:承认她现在的想法,因为焦虑此时已然存在了,然后说出你另外的看法,让她去体会她正处于的状况,并让她结束她先前的想法。她因精神高度紧张且不能更客户交流。这两种想法似乎不兼容,但却是眼观狭窄导致引起。实际上,人们很多时候都是相互矛盾地处理各种事情。总所周知演员都会考虑他们在镜头前是不能紧张不安,因为他们情绪平淡时他们的表演才到位。屡次获奖的剧作家大卫·马梅就建议演员“不要感觉你在操作你的行为,抛开你的感觉要学会表演。”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感到压力过大已变成了常态。打个比方,你要发表一个演讲,你肯定会为此事而紧张不安,甚至你会一整天跟别人喋喋不休这件事。但是你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以上你帮助同事减轻压力的好方法同样适用于你本人。像个优秀的运动员样,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处理不同的状况,而不是总关注自己的感受。这是有了这种焦虑行为后该采取的态度。当你用技能和习惯来处理压力时,你就改变了对待压力的态度,你的压力于是变弱,痛苦也减少了。


下次你发现自己压力过大,担心自己会失败,反思你对待失败的视角。 塞缪尔·贝克特说:“再试一次,吃一堑,长一智。”


霍利·威克斯是通信事务方面的出版商,教师及顾问。她是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治部的客座讲师,著有《沟通的失败:谈话会如何出错又该如何纠正过来》(Failure to Communicate: How Conversations Go Wrong and What You Can Do to Right) 此书2008年由哈佛商业学院出版社出版。


点击可查看原文出处  


© 2011~2015 3 北京勺海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 | 隐私政策 | 京ICP备09041035号-2

电话:北京总部010-58696306,上海OFFICE:021-52285671    总部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建外SOHO18号楼1506室   技术支持:混沌鸿蒙